登 录
登 录

千载诗书城

首页 > 千载诗书城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神竹编工艺
    2017-11-09

    青神竹编伴随着桑蚕文化而发展起来,其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蜀王蚕丛氏教民农桑起,青神先民就用竹编“箕”养蚕。县境内汉墓中出土的“执箕俑”就是很好的佐证;到唐代,张武率县民编竹篓填石拦“鸿化堰”提水灌溉农田。旧县志载:“竹石垒者几多丈”,民间普遍使用竹编篼、筐、篮,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岩寺摩崖造像及题刻中就有唐代咸通元年(860年)的“提篮观音”;明代,县人余承勋进京考进士后任翰林院修撰,所用的竹丝书箱、膳食盒非常精美,朝野为之称道,现藏于“中国竹艺城”;清代,青神精美的竹编宫扇,被列...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仁寿抬工号子
    2017-11-09

    仁寿抬工号子是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和产生的民间艺术,劳动者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工具,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到每个人肩上,创造出特定暗语,以歌唱的形式协调劳动者的步伐节奏,这种歌唱形式逐步发展成一种独具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民间艺术形式。 抬工队伍以物体重量来定人数,最多的有128人,以8或12人为最普遍。有的师徒传承,有的父传子,子传孙,成为名播乡里的抬工世家。抬工号子内容丰富,一般以弘扬伦理道德、民风民俗为主,也有评论时局,叙事抒情的;有通俗文雅的严肃号子,也有打趣调情的花花号子。...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复兴耍锣鼓
    2017-11-08

    复兴耍锣鼓产生于四川洪雅瓦屋山下的复兴村境内的严道故城,在2200年前,秦灭楚后将楚国贵族后裔流放到瓦屋山下。楚人用先进的冶炼技术在王河两岸大规模开矿炼铜,由于生活艰辛,楚人利用置身大铜山的条件,用铜块打造了几件铜器来敲打、说唱他们亡国离家的悲愤与怀念,引起了当地青衣羌人的共鸣。他们在劳作之余自编、自演、对唱山歌,以此来表达心中的情感。他们根据山、水、动物之音编写出部分曲牌,如《白鱼子上滩》、《猪哒嘴》等50余支曲牌,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民间交响乐”,广泛应用于红、白喜事和各种灯戏、山歌之中。总指挥是鼓师,...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五月台会
    2017-11-08

    五月台会起源于“娱神自娱”的“酬神赛会”民俗。是从原始古老的“地会”和“灯会”发展演变而来的。洪雅建县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其时民间灯会、地会风俗已相当盛行。据洪雅民间记载,明代著名工匠王光斗设计出一个既是灯又是戏的、能够移动的小戏台造型,找个娃娃来扮演剧中角色,按剧情需要来布置灯景,然后抬着游街,便于群众观赏,艺人群起响应。此法既方便又简单,不需花很多钱,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台会”应天顺人地兴盛起来。“届时商贾辐奏、货物云集,台会每日傍晚出巡,自一日至十日方罢。”不仅促进了地方文化、...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丹棱民间唢呐
    2017-11-07

    唢呐,原名苏奈尔,清初从我国西部传入,俗名撒喇子,又名哩尔喇。唢呐原为达官显贵、富家豪绅所独据,后与川剧锣鼓、胡琴合乐,逐渐进入平常百姓家,成为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清代和民国初期,在丹棱广大农村,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春分、端午、中秋、春节等时令节气皆请唢呐艺人吹奏唢呐,以寄托喜怒哀乐之情。建国以后,唢呐逐渐从乡村进入城市,大凡节日庆祝、工商业开业庆典、社会事业活动、省市大型文化活动亦请唢呐吹奏手组团参加巡游表演或登台演出,成为城乡群众钟爱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祖传孙、父传子,夫妻、兄妹、父子、祖...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长春号”南味豆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2017-11-06

    “长春号”南味豆腐是眉山市彭山县的特色风味小吃。它色白光泽,香味浓郁,味鲜可口,细腻化渣。其历史悠久,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享誉全国,名播海外。 清道光年间,陕西渭南人李仲云随大批移民入蜀。道光年(1810年)举家迁至四川彭山县,开办了手工酿造作坊,潜心研究,改进制作工艺,努力发展佐餐佐料品种。其子李长春接替父业,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长春号”酱园。1956年,“长春号”公私合营,更名为彭山县酿造厂。“长春号”酱园经过七代人的努力,逐渐发展壮大,扩大了...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竹琴
    2017-11-05

    竹琴又叫道琴,源于商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传承至今。 竹琴由发音体和共鸣体两部分组成,发音体用坚硬而干燥的南茨竹制成(南茨竹去节掏空),竹琴的另一端用羊皮或猪油皮绷成鼓面状,竹琴呈长圆型,长1.1米左右,直径约6—8厘米左右。 竹琴表演主要以坐唱为主,表演者使用二个简板和响铃辅助伴奏,表演者自打自唱,由声腔唱词来表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竹琴的表演形式大多数为单唱,以一人表演多个角色。唱腔有“禅门调”、“映门调”等。表现手...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裕泰乾马氏芝麻糕制作技艺
    2017-11-04

    裕泰乾马氏芝麻糕是闻名海内外的眉山特产。它糕质细嫩,柔和化渣,甜而不腻,纯洁爽口。它历史悠久,初见于明而盛于清,曾作为古陵州特产入选清代皇室贡品。裕泰乾马氏芝麻糕是眉山芝麻糕的代表作之一,已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裕泰乾马氏芝麻糕的制作历史可以上溯到清光绪年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光第老先生创建“马氏裕泰乾糖果厂”于四川仁寿禾加镇。创业伊始,便因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远近闻名,在糖果行业树起了“马氏裕泰乾”的金字招牌。到解放前夕,“马氏裕泰乾”糖果厂成为了仁寿县境内最大的糖果糕点厂家...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苏东坡酒传统酿造技艺
    2017-11-03

    苏东坡酒传统酿造技艺原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著《东坡酒经》,他亲自酿造 “桂酒”、“天门冬酒”和“松醪”把酿法和心得撰写成《东坡酒经》。后于1901年,由眉山太和镇章芳年先生根据“东坡酒经”记载的酿法和心德创办 “德利元酒坊”而问世。始产太和小曲酒。 1942年,章芳年先生之孙章荣江接手德利元酒坊,成为太和小曲酒传统酿法第一代掌门人。1956年公私合营后,德利元酒坊更名为“太和供销社酒厂”,掌握传统酿造技艺最为精湛的章荣江先生掌门弟子德利元酒坊老员工张伯勋先生成为第二代传人并执掌酒厂。上世纪70...

    查看详情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九)青神捻条画艺术
    2017-11-02

    青神捻条画源于眉山市青神县。它运用纸页经特殊处理、制作后折成各式捻条代替毛笔蘸墨设色而成,具苍劲粗犷、“零乱”多变的特点。这种颇具特色、自成一派的艺术魅力,赢得了无数中外学者和媒体的关注和赞叹。 青神捻条画萌芽于清代,创始人之父吴永耀研究“纸工艺术”。创始人吴道悲在雅安南部大山躲避战乱时,身边没有毛笔又急于写生,于是急中生智,用纸搓成捻条当作毛笔写生,由此发明了捻条画。40年代,捻条画发展迅速,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赵治昌见了吴道悲的捻条画后皆拍案叫绝,支持他在成都举办了4次捻条画展,一次捻...

    查看详情
12
  • 16条记录  每页10条  第1页/共2
  •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