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竹琴

访问量:3693

时间:2017-11-05

竹琴又叫道琴,源于商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传承至今。

竹琴由发音体和共鸣体两部分组成,发音体用坚硬而干燥的南茨竹制成(南茨竹去节掏空),竹琴的另一端用羊皮或猪油皮绷成鼓面状,竹琴呈长圆型,长1.1米左右,直径约6—8厘米左右。

竹琴表演主要以坐唱为主,表演者使用二个简板和响铃辅助伴奏,表演者自打自唱,由声腔唱词来表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竹琴的表演形式大多数为单唱,以一人表演多个角色。唱腔有“禅门调”、“映门调”等。表现手法、形式、节拍变化灵活多样,唱腔优美动听。竹琴表演者一般在茶馆、客栈、赶集场头、院坝表演,是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现竹琴表演地主要在彭山县谢家镇,

竹琴表演大多以一人为主,也可多人表演,竹琴在表演中主要以说唱为主,其节拍变化灵活,唱腔优美动听,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现仅有夏福寿老人能表演,该民间艺人94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录播,95年四川电视台“金土地”栏目录制节目,97年中央第八套节目录播,2009年6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走遍中国”栏目组在彭山录播。201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