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仁寿抬工号子

访问量:4398

时间:2017-11-09


仁寿抬工号子是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和产生的民间艺术,劳动者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工具,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到每个人肩上,创造出特定暗语,以歌唱的形式协调劳动者的步伐节奏,这种歌唱形式逐步发展成一种独具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民间艺术形式。

抬工队伍以物体重量来定人数,最多的有128人,以8或12人为最普遍。有的师徒传承,有的父传子,子传孙,成为名播乡里的抬工世家。抬工号子内容丰富,一般以弘扬伦理道德、民风民俗为主,也有评论时局,叙事抒情的;有通俗文雅的严肃号子,也有打趣调情的花花号子。号子句式整齐,音韵协调,铿锵上口,诙谐幽默,寓意深刻,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劳动者把反映时令、农事、爱情、婚丧嫁娶等风俗,创造性地运用到号子中,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抬工文化。

仁寿抬工号子现广泛流传于民间并经收集整理的号子有128首。抬工工具主要有霸王绳、榴枢、抬杠、龙杠、打杵、肩子、汗胡子等。表演技巧有“莲花吐蕊”、“铁扇关门”、“青蛙晒肚”、“倒挂金钩”等。200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