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燕食记》:舌尖上的悲悯、爱和友谊

访问量:

时间:2024-01-25

关于童年,普鲁斯特最为深刻的记忆都与美食有关。即使玛德琳蛋糕这么一块小小的甜点,也能把他带入了过去(《追忆逝水年华》)。如今,玛德琳蛋糕在文学语言中指代”不由自主的回忆”。即使欢愉转瞬即逝,美好的食物也能唤起熠熠发光的回忆。

近日《燕食记》上架,这可能是汉语小说中第一次以长篇的规模,召唤美食的记忆。作者葛亮选择了岭南和港岛作为人生悲喜剧的舞台,美食的香气氤氲在百年大历史的辽阔叙事中。

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葛亮把小说建立在严格的考据基础上。菜系的发源变迁、经典食物的食材选择、烹饪制作、接受与传播,都被详尽描写。挥勺颠锅、碗碟叮咚,百年风云,波谲云诡。数不清的历史人物,烟火食肆中,来来去去,或壮烈、或柔情,或决绝,或凄婉。一代代厨师,把爱和想象力注入食物,抵抗无边无际的不公、暴力和残忍。

《燕食记》时间线长达一百多年,从晚清到民国、从抗战到共和国,一直叙述到最近的时间。百年风云是舞台上空的隐隐闷雷,市井苍凉是故事的根系。几代人在历史的残酷变迁

中,婚丧嫁娶、生生死死。一个个灵魂在锅碗瓢盆中喜悦、哀伤、留恋、告别,久远的故事牵连着食物的记忆,在舌尖上复活。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坚守,不变的味道,寄托了一种永恒性的理想。我称它为“口福”,这个词语里,埋藏了百多年来,人民对无穷无尽的苦难和离散的美学对抗。

正如作者所言,“中国人的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美食体现了一个族群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这是隐含在小说叙事背后的观念动力。作者把这种观念动力分解为四个层次,在叙事中交织推动,结构起一部长篇小说的规模。不能被忘记的爱和承诺,驱动着故事,美食中的道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首先,这部小说建构了日常中国的美学形态。作者用古典小说的笔法,细细描述了男男女女通过制作和品尝美食,建立一种使身体得到满足的生活方式,为生存中的困难和挫折寻求补偿。美食建构了生活的美学,甚至建构了一种生活的哲学。在小说中段,作者用了两章的规模,描写太史第的日常生活,通过节日和宴会,让大家族的各色人物登场。一些人物在这两章飘然而至,又戛然而止;一些生命从之前的章节里伸展过来,又枝枝蔓蔓地交缠到后面的故事里,直到曲终人散、繁华落尽,如食物的气味飘散开来,另一个大时代的悲愁和感慨正等待着他们。

于是,美食从当下的热烈变成了往事回忆中的唏嘘和追缅,转入美食精神内核的第二个层次,建构起食物的社会意义。作者把各色各样的饮食心态、进食习俗和烹饪原则穿插在故事结构中,从而建立起食物与人群的联系。那些被放逐的、流亡在外的失意之人,从吃食中找到慰藉,食物的愉悦让他们在人生受挫折时找到了一处避难所。当戴明义用上海市井人家的红烧肉和肉丝黄豆汤,勾起寓居港岛的富贵老人邵公对上海十里洋场繁华旧梦的伤感,美食变成似水年华的魂牵梦萦。大时代中的个体,无论贫富贵贱,都是脆弱的、无助的,而食物是很安全的享受,通过美食的中介,形成美学转向,逃避意识形态和身体之间的艰难抉择。时代的沉重,转变成舌尖的滋味。一碗浓汤、一道生煎、一枚月饼,对于那些尝尽人世苍凉的生命,都指代了对一种好的时代、好的生活的向往。这就是中国人千年的理想,小康大同,总是在吃饱穿暖之后的。所以宋明时代的哲学家把“道”阐释为“穿衣吃饭”,算是看透了人性的脆弱和坚韧。

正是有这种人性的基础,美食的精神价值,再次升华,进入了第三层。所谓不正不食,食材要守正、烹制要守正,行走在人世间的人也要守正。和平的时代,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采集、制作、品味的食物,并在热情中欢悦,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当外敌入侵,内乱迭起,一个族群真心热爱和苦心维护的日常生活被打破,反抗必然出现。厨界一代名师叶风池隐姓埋名,组织民间抗日活动,美食超越了个人和家庭叙事,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场域。在那些反抗、牺牲和缅怀的故事中,隐约间荡漾着一股飘逸凛然的侠客气息。这也许就是一个民族经历万千磨难而不坠的秘密,根深蒂固,皆在民间。

苦难的岁月总要过去,当厨师回归到厨师的本位,食客回归到食客的本色,故事中最重要的隐喻形成了——技艺的传承。这就是小说赋美食以精神价值的第四个层面。

菜系的形成依靠师徒之间的心口相传,而传承下去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品性和道德标准。关于师徒传承的故事情节分散并贯穿了整部小说叙事。当五举山伯为了爱情离开师门,他一生坚守誓言,“徒弟不留后路,师傅传给我的东西,我这后半世,一分也不会用。”当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他坚守誓言,独力支撑起岳父家的餐馆,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好似仗剑天涯的侠客”。当慧生接受月傅的托孤,就倾注一生心力抚养荣贻生……这些厨人像认真制作美食一样认真奉行着美好的道德标准,甚至不惜用整个人生去践蹈。他们在酸甜苦辣烟火人间的坚守和放弃,体现了一个族群的认知,这是共同的人性,这是悲悯、爱和友谊。它是民族的精神秘笈。

小说人物众多,线索交织,我无法在这篇短文中一一描述。当主人公们,经历过苦难和抵抗,经历离乱,重新相会在港岛这个小小的世界,悲欣交集,重建一个好的生活的愿望依然根深蒂固,他们认真地踏进滚滚红尘,投身于摩肩接踵的喧嚣,依然要面临新的道德选择、人生选择。

《燕食记》可能是本年度最优秀的汉语小说之一。但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据作者介绍,燕食即膳食和饮食之意。他认为,周朝确立三餐制,意味着礼制的开始(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一点可能作者考据有误。据王学泰先生研究,先秦一般只吃两顿饭,早餐称作“饔”,在上午十至十一点,晚餐称为“飨”,在下午三至五时。(《中国饮食文化史》)《周礼》中有记载:“王燕食则奉膳赞祭”,注曰:”燕食谓日中与夕食。”直到汉代,统治阶层的饮食习惯才改成一日三餐或四餐,普通民众还是一日两餐,最多是在早上加一顿“寒具”(小食品,如麻花之类的)。

我认为,作者不必依据周代礼制阐释书名的寓意,换个思路,可以把“燕食”理解为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燕”字在中国文化中有丰富的象征,南来北往、昔今盛衰、时世变迁、人事代谢,尽在其中。这些厨子们从岭南、上海、南洋播迁,百年动荡,人生离散,他们迁徙、他们觅食、他们筑巢,把他们联结在一起的,是对美食技艺的不懈追求。人类采集、加工、买卖和料理食物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方式,也是生活的艺术,并展现了生命的意义。这部小说,由此建构了一个隐喻,表达了一个族群对生命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对正当生活的看法。

燕的食,完美的偏正结构。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