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终身成长》:揭示了很多生活现象

访问量:

时间:2023-11-27

                                                         标题:揭示了很多生活现象

                                                           作者:makto

                                       


      书名/书的作者/出版社:《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江西人民出版社

美国心理学家 Carol Dweck 在《Mindset》一书中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僵固式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长式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前者倾向于认为人的能力无法改变,而后者则认为人的基本品质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

看到这儿你可能已经断定自己肯定属于后者了,别急,也许你并不了解自己。

(这本书的中译本有 2011 年的中信版 和 2007 年的人邮版,二者的很多译法都有不同,前者书名是《看见成长的自己》,后者是《心理定向与成功》。中信版为了语句通顺,很多地方都破坏了原著的意思,相比而言,我觉得人邮版的更务实和严谨一些。)

对于人的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决定了你为改善自己的人生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因而有一系列的外在表现。僵固式思维的人会努力地去证明自己,成长式思维的人会努力地发展自己。证明,发展,这里有微妙的差别。

僵固式思维的人需要不断的证明,才能相信自己的能力,进而自我接纳、获得乐趣;他们将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做好了说明自己有能力,才能获得短暂的满足。成长式思维的人知道人的能力需要努力才能提高,任何既有的评价都只反映现状,所以他们将所做的事情看做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进而享受这个努力同时也是成长的过程。

这种理论能够对许多现象给出一种解释。


生活中有些人尖酸刻薄,常常取笑和抨击他人,在中小学时期尤为常见。以本书的观点看,是僵固式思维,使得这些人需要通过贬低他人,来变相证明和体现自己的优越,从而获得自我认同与存在感。

反过来说,最容易受他人影响的也是僵固式思维的人,因为他们对别人的评价过于敏感。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太过希望得到其他人正面的评价,人与人的交流在他们看来永远是在经受测试。而对成长式思维的人来说,人际交往首先是在交流,相互的评价只是其副产品,所以他们能专注于交往本身,享受交往的乐趣,同时也借助每一次的交往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而不是总感觉如坐针毡,急于逃离现场。

僵固式思维的外在表现很多样。有些人太过害怕负面评价的时候,往往用假装的不在意来保护自己;有些人面对同样的情况,则表现得极富攻击性,以此来掩盖自己真正的担忧。有时候多种表现交替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而实际上他的初衷仅仅是不希望有得到负面的评价。

不会跳舞的时候,僵固式思维的人决不愿踏进舞池,同时他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同样不会跳舞,却敢当众展示自己的笨拙;他们更不能相信这些舞姿笨拙的人竟然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快乐。因为对他们来说,当众展示就是在接受评价,如果不能稳操胜券从而获得对自己的认可,那么芒刺在背的感觉一定会将他们击溃。甚至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会放过嘲笑这些勇敢的初学者的机会,榨取最后一点虚假的优越感。

有人会争辩说,自己选择先练好再展示难道有错?没错。可是对于 99% 僵固式思维的人来说,这种先练好再展示的决心最后都不了了之。何不换一种心态,尽情去享受这个过程就好。笨拙只是现状,它唯一说明的问题就是你是初学者。有人会嘲笑婴儿不会说话吗?

同样,平时学习不错但考试总失常的人,他们也是太过认同考试的评价作用,太害怕自己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而不能将考试看做帮助自己进步的机制,不能将注意力放在考试本身上。

这种观点对于教育也有很多启发意义,即如何培养具有成长式思维的孩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要多表扬而避免批评,可是这也是一个陷阱,如果你表扬的只是他的聪明,实际上给孩子灌输的还是僵固式的思维。很多家长都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正确的做法带来的结果,却是让孩子带着脆弱不堪的自尊心进入社会,然后一击即碎。要让成人有所改变很难,但孩子有着最高的可塑性。书中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和案例,带来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很多我们深信不疑的做法其实还值得反思。

当然,我们身上往往混合着两种思维模式。也许你对知识、技能的认识表现出了明显的成长式思维的特点,但在性格和社交方面却是十足的僵固式思维。或者反过来。

转变思维模式也许不容易,但当你对自己面临的囧状有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后,你至少多了一个理论武器,你脑袋里的小人会告诉你:所有的评价只是在描述现状,你不需要现在去证明什么,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


出处:

——本文转载自豆瓣书评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