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有限责任家庭》:家庭能量场,唯爱可弥合

访问量:

时间:2023-11-27

标题:家庭能量场,唯爱可弥合

作者:枫晴心舍

书名/书的作者/出版社:《有限责任家庭》/李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正文:

初接触爱与自由理念是2005年,那年,我准备要孩子。我后来喜欢并系统地学习儿童心理学,源头也是在这里。 心理学者李雪,在她前男友武志红看来是属于边缘性人格,童年的不幸,童年早期爱的枯竭,让她情感内在上有无法填补的黑洞。但是她的勇气和力量也同样被激发,她的著名亲子关系百万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是在撕开伤口的残忍,清洗结痂的勇气,洞见看穿后的疗愈。所有这一切的混合体,在一一被剖析后或成为引路的灯,也曾照亮了千万个受苦的家庭。 任何一种理论总会引来争议。当年我跟我周围的朋友推介爱和自由理念,给朋友送书时,也曾经遭到过质疑。在我系统学习了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后,厘清了所有的心理学流派、大家的理念,才发现所有的理念在最后的整合后都可以贯通。而知识理念不是万能的,能够因人而异,因情境制宜才是万能的良策。而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对心理知识理论的了然,还在于你愿意吸收和内化哪一部分,并且使用哪一部分,这是一种选择的问题。

育儿理念有太多,观点迥然相异也不少,但凡选择了其中一种,把它用到极致,也是好的。 李雪又推出了《当我遇见一个人》的姊妹篇——《有限责任家庭》,把家庭关系与亲子养育的关联又剖析到新的深度。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断联想到我接触到的个案的情形,有一种淋漓的痛快。 从儿童发展的历程来看,0~6个月,儿童的自体感形成,温尼科特说的足够好的妈妈是那种能够看见孩子的妈妈,能正确的及时地回应婴儿的需求,这种结实的看见使得婴儿从母亲的看见看到自己,于是自体感得以形成。 如果一个妈妈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婴儿身上,一哭一闹就很紧张焦虑,平静时也一刻不停的陪伴逗引,这看上去是一种极其全身心的陪伴,但是这不是正确的爱的陪伴。妈妈用自己的想象而非婴儿自身真实的需要去照顾婴儿,这就是李雪提到的虚假自体

家庭是孩子的能量场。父母给孩子的本能灌注,影响着孩子内在能量的涌动、传递以及向外的张力。 李雪在书中告诉我们:生本能,最初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看见,我愿意回应你、满足你;而死本能,来自当我们向外伸展自己时,那些阻断我们能量、评判我们欲求、不回应我们情感的行为。 我的妈妈没有给过我很好地灌注,我的爱的能量都来自我的爸爸,不过爸爸很早就过世了。我成为了家庭的能量场,妈妈在我身上索要她童年未满足的爱,那么多年来,她把我投射成母亲,退缩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后来我有了家庭,照顾自己的家庭、孩子以外,还要继续托着妈妈。妈妈时不时地跟我闹一闹,引起关注。我在学习了心理学之后, 才终于弄明白这种缠绕的痛苦和负累是怎么来的。



从看见的那一刻,了悟了与妈妈的关系,也才跳脱出来。 从来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却可以从我们这里阻断童年的苦痛,选择光明的人生。 带着能量反哺家庭,或许,家庭的影响可以掌控在有限范围之内,而我们的爱可以弥合所有的缺失。

出处:

——本文转载自豆瓣书评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