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哲学世界两条狗:卡列宁和孟弟

访问量:

时间:2023-07-24

哲学世界两条狗:卡列宁和孟弟


/勤劳的小陈



书名/书的作者/出版社: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英]安东尼·麦高恩/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正文:一、试图进入哲学世界+对这部书的初印象+撒播中残存的神圣

不论是被建构还是出于本能,对世界的好奇已经成为我追求知识和计划人生航线的出发点。机械时代实用主义至上,思考是无用的,比起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证书和各种执照显然更有价值,能让我们在这个时代多些筹码。然而我还想思考,即使思想的重量让我逐渐沉默寡言,有些不知人情的呆板。

大二时试图进入哲学世界,借来《纯粹理性批判》和《尼采文选》,其晦涩程度让我怀疑自己是否真正识字,强忍着手抛书卷午梦长的欲望草草读了几章便放弃了。世面上标榜哲学入门的书籍也有翻阅,这些书,把思考问题看作研究哲学,对我来说有些不顶饱。《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是女友的书,随手拿来翻阅。诚然,初读我带着批判的立场,想来无非是些浅尝辄止的皮毛罢了,讥笑孟弟在其中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吸引读者的噱头,可当我沉浸于其中,期待着下次与阿东和孟弟一起出游,回到雅典学院,探讨真理是朝上还是向下;当我眼见着孟弟的病情加重;当我在第十一次漫游中,面对着叔本华对生命的肥皂泡比喻,怅然若失,我意识到,孟弟的可爱乖巧在这场哲学漫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已经喜欢上这个匍匐脚下汪汪叫着提出小小的狗脑袋里大大的疑惑的形象了。哲学与狗狗,请允许我用一个隐喻:精神与物质(最本质的层面)或者,理想与现实。

这种感觉在读完译者王喆所写的关于作者阿东生平故事的简介之后,更加激荡,最终促使我写些短评,是这部书的读后感,也是(就像每次写作一样),对自己的一些整理。阿东孤独的写作者的形象,和他在这本学术性的书里,只言片语中打上的个人印记,在书写文字对对话的拙劣模仿里残存的神圣,让我想起所谓“书里只有一个词,就是作家本人”。无论撒播怎样丢失了对话的神圣感,还是现代传播技术怎样将身体排除之后又以代码的形式回归,我们已经身处语言之中,离开语言我们已然无法交流。或许我们应当对残存的神圣和人类对交流的渴望抱有一定的信心。交流的无奈固然存在,然而人类重建巴别塔的不断尝试,至少没有让事情向更糟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我们在第四部分再谈,关于我提笔时,遇到的种种限制。这段时间,所有试图对问题思考的尝试都无可奈何地滑向对词语意义的探讨,让我颇感无力。这本书里提到了这个问题,给了我一些解答和思路。

二、卡列宁给我留下的印象

孟弟让我想起,昆德拉笔下的卡列宁,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卡列宁死了,在爱它的人的怀里,带着微笑。昆德拉说,人类失去了与自然对话的能力,被逐出了伊甸园。卡列宁代表着一种生物意义上的人类原本拥有的平和与幸福,当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物质堆砌的幸福,是动物式的,天真的幸福。或许一切痛苦的源头就来自于这种撕裂和分离。

三、关于孟弟

孟弟是一只修勾,安静地匍匐在主人脚边听哲学故事,碰见专业术语和康德的名字就要皱起眉头。当然了,孟弟是天生的伊壁鸠鲁学派,活着以快乐为目的。这当然有些简化的嫌疑,不过数据库消费时代,角色要喜人,一个特点也就足够了。

四、个人知识世界的一点实在好处

前面说过,在意识到语言对我们表达的限制之后,我所尝试的表达,总绕不开对字词的定义和解释,当我想谈谈马尔克斯所谓“共享孤独的自由”,我必须先定义这三个词,“共享”属于关系范畴、“孤独”是一种状态,而“自由”则表示一种霍尔式的“决定”。无可奈何的,我的论述滑向了语言学,在辞藻的泥垢中难以脱身。在《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游》中,科学哲学的“范式”与“基本原则”、“外延”的相关知识给了我启发,有人认为范式是独立的,相互转换的范式之间甚至是对立关系,不相容的,正如我读完《纯真博物馆》便决定停笔,我知道我再写任何东西,都只能是对帕慕克拙劣的模仿。不过另一种说法是,范式的转换并非灵光一现似的飞跃,或者说并不存在“范式”这样一种包罗万象的概念,科学研究中的转变是逐步进行的,但不同时代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之中存在着所谓“基本原则”,除了基本原则,外延的无关紧要的部分是可以讨论修改的。正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了解释部分行星相对地球位置出现的“折返”现象,仍保留着“本轮”的说法。或许我应该丢掉所谓“范式转换”这种自我建构,多多实践才是修正自身,逼近个性的唯一方法。

我对字词不由自主的定义和修正,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来源于对交流的不信任,如果我们对某个词没有共通的理解,我如何确定我的表达真正表达了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呢?《论语》和《理想国》以对话的形式阐述哲学道理,在这一点上二者均致力于构建出话语环境,用以限制“字词”,从对话到印刷的转变,实际上意味着人类更进一步地脱离开其自然性,人更趋于理性。总而言之,《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游》中,作者并未谈到他是否有与读者“词句不通”的担忧,他说,大部分总是相同的,的确,在实用层面,这些已经足够。

五、无论我们的思想跑得多远,肉体总会消逝,或许,费斯克说得对

有时也会怀疑阅读先贤们的作品到底有什么用处,除了让你更加头重脚轻。他们提出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两千多年前的问题至今仍在困扰人类,或许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说,毫无用处,又或许,换个角度思考,我们的世界,不正是建立在这些思想和学说之上吗?知识与权力的结合,塑造出“理性”这条康庄大道,我们正在埋头奔跑,前路未卜。

废话讲得已经够多,我们借用一下最后一章中叔本华的肥皂泡隐喻,“尽管他(叔本华)很悲观,但他是为数不多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哲学家。他在大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一书的结尾处这样写道:尽管生命苦不堪言,我们却依然坚持。生命就像肥皂泡,尽管我们知道它终究会破裂,但我们依然会尽力去吹他,把它吹得大大的。我认为对叔本华来说,肥皂泡象征着幻灭,象征着转瞬即逝的东西,但这个比喻已经超越了他的原意。还有什么能比肥皂泡更完美?集统一、多变、和谐于一体,如同伟大的艺术品。每个泡泡都是完美的,却又是独一无二的”。说得真好。

正如这本书一样,再多的哲学思考,不论是像柏拉图一样为“善”创造出“型相”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还是像康德,遵从内心的理性,寻求道德和幸福,不管你是哪一种想法,有没有上帝、我们如何获得知识,如何知道自己知道,空间和时间在康德那里如何成为一种“有色眼镜”式的存在。这些问题对于人类来说或许意义重大,但回落到现实层面,对于肥皂泡一样的个体,这些都不太重要了。费斯克说,大众并不关心权力或者自己如何被控制,世界是怎么样的不重要,他们愿意接受大众文化的产品,好让日子在每周四十小时之后仍过得下去。

 ————本文转载自豆瓣书评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