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世界的凛冬》:战争从未怜悯谁

访问量:2796

时间:2017-03-31

《世界的凛冬》:战争从未怜悯谁

文\雾凇


  • 世界的凛冬\[] 肯·福莱特\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二战应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了,法西斯灭绝种族的黑暗思想以及世界各国混战局面残害着时代。二战时期的青年一代,面临的是无比残忍的世界。继《巨人的陨落》之后,世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世界的凛冬》,讲述的正是二战时期的故事。随着时间的变迁,《巨人的陨落》中激扬的青年人们,已经成为长辈一代退居幕后,闪亮登场的是他们的子女们。在那段极端的历史中,这一代的青年人被迫卷入战争,在各自的家仇国恨中挣扎、选择,各显神通,各自沉浮。

    末黛与沃尔特的儿子埃里克,不像妹妹卡拉那么的耀眼,但却很真实。他自小生长在德国,成长时期正是德国法西斯势力汹涌壮大的阶段,作为十几岁的孩子,身处其中,难免受到极端思想的蛊惑和控制。是的,他没有听从父母以及妹妹的劝阻,执意成为其中的一员,家人对他很失望,但他却是最真实的人物。

    他义无反顾的跟随军队踏上战场,成为医务兵,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更可悲的是,当他发现法西斯真的在残害毫无反抗能力的犹太族以及患有疾病的同胞时,面对那些男女老少的无辜生命,他内心无法承受这个结果,思想毫无疑问的动摇了。其实埃里克的心地并不坏,也并不是毫无人性的冷血战士。他只是被当时法西斯包装好的思想蛊惑和误导的年轻人,对国家领袖的崇拜让他变得盲目,当权派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控制和灌输达到了目的,他是当时无数德国普通青年的缩影。被极端思想控制,卷入战争,残害生命也付出生命,是他们的不幸。

    原本笃信的思想崩塌,埃里克的内心一定非常痛苦,他需要找到一个寄托、一个慰藉。随德军踏上苏联土地的他,在遭受战争的各种残酷洗礼后,把从苏联方面接触到的社会主义思想当成了救命稻草,牢牢地抓住不放。其实,这不过是时机的问题,此时出现在他眼前的不管是什么新思想,都会成为他新的心灵寄托。他需要一个心灵寄托来支撑自己,抵抗一切外界的苦难,继续活下去。埃里克和其他年轻人一样,都是受到战争最深伤害的人。

    埃里克应该是《世界的凛冬》里的一个小小配角,他没有主角们的“神勇无敌”“永远思想正确”“模式化的纯正面形象”,却真实的做着自己,他只是战争洪流中一个最真实的普通青年。几年前BBC拍了一部一战的纪念剧《丧钟》,讲述的也是被迫踏上战场的年轻人的故事,主角是战场上对立的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德国人,他们也不过十几、二十岁的大好年华,却要经历那种残酷的苦难,远离家人,远离家乡,饥饿、伤冻、恐惧、犹疑、身不由己、随时面对死亡,生命的流逝带来的触动,战争在他们身上留下最深的烙印。那种真实的场景和人物形象,给人带来深深地震撼,切身体会到战争的无情和对年轻人的摧残。“命如草芥之人,丧钟为谁而鸣。”

    战场上没有真正的赢家,大家“分享着悲痛,也分享着希望”(Shared hopesShared sorrows)。《丧钟》里有一个场面非常感人,双方暂时休战,几十个年轻的小伙子们隔着一定的距离,默默对立的站着。在整理各自队友遗体的过程中,一个小伙子费力的拖着一具遗体,却力不从心。另一方的一个小伙子犹豫了一会儿,慢慢的走过来,默默的帮助他抬起队友的双腿。那一幕持续了一段时间,双方都没有说话,就那么默默的做着。那一刻,没有互相残杀,只有对死者的悲怜与尊重。

    ——本文转载自豆瓣书评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