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专业,用考古文物说话

访问量:

时间:2022-06-18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专业,用考古文物说话

文/指间砂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李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三联书店 读完第二讲

文明是什么?李零在引言里全面展开了文明的概念和标准:技术发明的标准和社会组织的标准。技术发明的标准如金属城市文字,在之前卡师的讲座里经常提起。社会组织的标准如私有制,贫富,分化,社会分工,社会分层以及是否形成复杂社会,特别是有无国家的出现,倒是我比较少见到。围绕着良諸文化是否是文明展开了一场论战。

中国的国家发展历史,是有其独特的形式存在的。中国考古学至今不到100年,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很多原因。

这本书集结了十位常年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领队,以亲历者的角度为公众揭开考古判决的面纱,让我们来到真正的文明现场讲述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

我其实特别喜欢看这种关于考古的内容,国外考古学者写的书看的津津有味,这本的知识性强一些,趣味性较弱,不过许多图片完全可以补充了。

第一讲 良渚 ——5000年前的神秘古国

良渚古城挖掘出许多精美玉饰和高级漆器,人们形象精致,现在看来不可思议。

良渚文化没有金属、明确的文字,其大型工程、社会等级分化、玉器反映出的信仰以及生产力发展,显示出其社会发展水平在当时很高。

良渚古城消失是因为钱塘江潮涌进来,淹没整个地区,水退不出去。

有一点疑惑,发现灰坑里有碳化的大量稻米,是为了祭祀吗?但又说是符合古代粮仓设计,粮仓为什么要烧掉?当时的粮食应该是不充裕的吧?

第二讲 二里头——“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是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都城,是经过缜密规划、严谨布局的超大型都邑。

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出土情形第一次了解,是整体连同生土一块装箱,先运回村考古队看管,再运回北京揭箱清理,剔凿去石膏,一块块拼成总体轮廓。科学考古发掘与单件文物收藏鉴赏是有本质区别的,考古更研究关注“物”背后的背景关系。

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先导,起到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龙形象逐渐规范划一,抽象化和神秘化,作为兽面纹固定下来,成为最重要的装饰主题。二里头兽面纹开创了商周青铜器上兽面母题的先河。

第三讲 殷墟——埋藏着真实的商王朝

商代是“毛笔字”时代,虽然出土了很多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但并不意味着其是“刀笔文字”。从出土证据看,商朝人日常书写是写“毛笔字”:有一件大理石的戈,上面有清晰的毛笔字;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用毛笔先写好,然后照着毛笔痕迹制出铭文而铸造出来的,还有毛笔的笔意。

出土后母戊鼎的墓葬早年被盗,否则其形制肯定比妇好墓更大,她比妇好的地位更高。

第四讲 三星堆——古蜀故都

田野考古是考古非常重要的手段。

三星堆是古代蜀国早期的一个都城,是夏商时期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

考古学第一注重证据链,多重证据才能证明文化之间的联系;第二重视时代,遗址时代如果相差一两千年,联系就不成立,文明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第三文化传播有其路线和节点。

有意思的是,古蜀国的“三王二帝”: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除开明之外,都与鸟类相关,他们的鸟图腾信仰是连续的。

三星堆遗址目前发掘面积不及千分之一,迷雾甚多。

第五讲 小河墓地——罗布荒原上的中西文明交融之谜

地处新疆罗布泊的小河墓地,算是离我最近的考古现场,还记得当时央视播出纪录片时,还是深夜观看,小河公主的面孔看着真是挺惊悚的。这次看书才了解原来小河墓地的第一勘探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斯文.赫定和贝格曼。1900年罗布泊人奥尔德克误打误撞发现楼兰古城线索,1934年中瑞联合西北科学考察团团长斯文.赫定委派贝格曼和奥尔德克找寻,发现了小河墓地。

第六讲 秦始皇陵——中央集权的缩影

“末代之王”现象,秦始皇、秦二世的暴君形象都是西汉初年人为塑造,隋炀帝形象则是唐太宗塑造的。因为从政治策略角度看,朝代更迭之初,新王朝需要强调自己统治的合理性与正统性,进行一定政治宣传和“抹黑”。

第七讲 海昏侯墓——汉代列侯墓园

南昌海错侯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纪录片中看过出土现场,确实震撼。

第八讲 汉唐长安城——十三朝古都的兴衰史

“天府之国”原先指的不是四川,而是陕西关中之地。

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零起点在唐朝开远门外立着一个柱子,由此计算去西域的距离。

第九讲 南海1号——沉船是尘封海底的历史

南海1号从1987年首次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探上来,再到最后完成考古发掘工作,花了30多年时间。南海1号沉船出土18万件文物,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展现这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系,对研究我国及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我国与沿线国家商业与文化交流提供坚实论据。

第十讲 敦煌莫高窟——璀璨的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366年,从十六国时期延续至元代之后,至今保存石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及塑像的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

莫高窟及其藏经洞是一座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璀璨耀眼的世界艺术宝库。藏经洞出土的文献和艺术品以及莫高窟艺术,涉及宗教、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语文文字、民族、民俗、科技和艺术等领域,在国际上诞生了“敦煌学”,并成为汉学中的显学。



——本文转载自豆瓣书评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