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史前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永远的生态文化论

访问量:

时间:2022-05-15

《史前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永远的生态文化论

文/掘墓人


《史前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陈胜前/三联书店





刚借到这本书时,相见恨晚又心中一惊,我之前所有的疑问几乎都在陈胜前老师的这本书里有所思考和解释,并且所述方面之详细使我之前没有思考到的地方出现开启了新的窗户。待读完本书的最后一段时,却又变成义愤填膺和无可奈何的困顿,重新回到疑惑的状态。相见恨晚是因为,我一直也认为农业起源如同工业革命一般,实质是相同的两个过程,也很赞同陈胜前老师将历史这个三分法:狩猎采集、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生产阶段,用通史的、全球的宏观视角去思考农业起源作为如同“现代化”一样的现象正是我最想学习的,并且其中对模型的建立、各类考古数据的汇总对比,真正从材料中来验证所想,是学生将来学习的模范;义愤填膺则是看到诸如新疆、西藏、沿海很多材料的缺少、相关考古工作的不足和农业化、现代化作为逐渐成为历史的哀痛;重新回到困惑是来自对文化生态理论的怀疑,以及不从生态角度去理解,按照自己所想又该如何寻找证据。以上感性部分用笔甚多,下面为理性知识的一些收获。
内容概述和重点剖析
如此书的副标题所述,主要对农业起源进行了一场“文化生态考察”。陈胜前老师依靠自己的旧石器学科背景,试图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孕育农业起源的文化生态论去解释农业为何起源的问题。所描述的群体主要是是“狩猎采集者”,在他们转向农业生产(或者“培育”)过程中,流动性的降低成为重要的特征并且反过来进一步加速了农业起源的步伐,并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进行研究预测。最后用大量考古实例提出在中国的各个区域或早或晚地走向了对不同农业类型的道路。文末做了对当下农业起源的争论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具体每一部分的概述和文章用到的理论和实证在此书的最后一章节作者做了精炼的归纳,不再赘述。下面主要罗列一些关于这些概念理论和方法我的新收获和思考,一是加深对自己已认可部分的理解,二是将自己的疑惑明晰化。
农业起源
作为生物学的植物驯化过程,只可以称作是人类控制动植物繁育的初级阶段。其他动物之间也存在驯化关系,因此,驯化可能不是主动自觉的,因此驯化的物种不能作为判断农业起源的标志,因为农业生产是一种成熟的食物生产,经过了复杂的培育过程:翻土、播种、除草、灌溉、收获等行为,也就是说培育是人类的文化行为过程。但是驯化和培育之间并不有因果关系。陈胜前老师将考古学者农业起源的问题框定在了“培育”的问题。
进一步“培育起源”并不是简单地寻找偶尔存在的标本证据,而是要解释作为很长一段时间与狩猎采集并存的农业生产为什么会经历变迁,最后以压倒性趋势席卷全球,背后的文化适应机制是怎样的模式。
经典理论之争:
此处列举了柴尔德的绿洲理论、布莱德武德的山麓理论、宾福德的边缘理论、林多斯的共同进化理论和海登的宴飨说。这五个理论第一次接触是在人类学导论课程上,当时正是抱有对这五个理论各自自圆其说的观点的极大兴趣,开始关注相关问题。因此,在阅读此书时又找来了萨林思的《石器时代的经济学》和柴尔德的《人类创造了自身》浏览了一遍。再根据书中所述的观点进行一下自己简单的概括:这五种理论之争主要差别在于人们是主动地选择了农业生产还是受环境所迫选择了农业生产。前者认为作为广谱革命和原初丰裕社会对的状态,人们完全没有必要选择一条自己未知不成熟的领域,因此类似于近代的工业发明,是由极少数的没有生存压力的人偶然的发现了革命性的技术,再刺激需求,将其推广;后者是认为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人口密度已经到了全球范围无法继续延伸,于是出现了对生存资源适应性的被迫改变,也就是农业生产的比重日益增大,同时在文化表现为排他性的地域文化出现。
       表现在具体的考古遗迹上,则是农业生产区域是否在最佳居住地的中心地带,还是在边缘区。然而这些理论中间往往有很多部分是交叉的,也不能够和这两种模式反而遗迹现象一一对应,在阅读的时候还是略感凌乱和吃力。因此还需要借助其他观点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下文第三部分继续)
能量最大化、生物的最小耐受度
这两个理论在我看来更像是人类行为动机研究,将人类的行为归因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如同将所有的人类现象归因于生存和繁殖的本能。作为终极法则或者规律的前提,我对此保持怀疑态度。
文化生态论
最早由格拉海姆·克拉克提出,曾读过关于克拉克的书评,其中对他的文化生态理论无比肯定特别是给后来学者做农业考古方面研究的作用。由于《史前欧洲的经济基础》马上会出中译本,所以暂时无法了解更加完整的理论。但现在无论在历史学界还是考古学界都无可否认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影响,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至于农业起源的问题,物种条件、气候条件等等因素对于农业起源整套机制背后的推动因素又有多大?如果气候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狩猎采集,这样便开始寻求适应性、稳定的路径吗?
协同论和整体观
      本书中最大的收获自以为是协同论的观点。陈胜前老师在书中介绍了“新进化论”的观点:由长期进化和飞跃性的革命,也就是一种非自然平衡状态和间断进化的过程。这样就可以解释也许在农业生产初期的食物获取量甚至不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数量,但是在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来看它又毫无疑问是不断精细化高效化发展的。
       但是协同反应又认为临界状态是一种最好的状态,广谱革命就是这样的例子,如此一来,根据整体论的观点,每一个要素发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发全局走势的连锁反应,那这样岂不是要求掌握估计到每一种农业革命时候所影响的因子,很明显现在的考古手段无法做到,信息量远远不够,或者说也不可能做到。因此陈胜前老师在他的文中还是采用了构建一个模型的方法,以求从顶层发现规律。(有点像社会科学方法)

疑惑与发现的问题
      整本书陈胜前老师揭示了农业起源之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适应策略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的种种农业有关现象,按照去回答农业为甚么会在狩猎采集业中突然崛起的机制,陈老师论证的很完美。但是对于大前提我还是很有疑惑,老师根据已有的几个理论,借鉴了有助于自己提出观点的方面其实是形成了这样一套逻辑:由于对动植物长期的狩猎采集、人口不断增加和气候的突变导致生存资源出现压力,流动性大大降低,人们开始由物种的数量转为质量的“强化利用”,强化之后出现“超循环”的演化分三步走进入了农业生态文化系统。这样一来,最根本的范式还是利用宾福德的边缘区农业起源观点。首先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人们源于对生存需要开始培育行为,此处便是我最为质疑的部分。
文章所列出的长期适应有:人类食物的“固有能量最大化策略”、流动性、领域所有权、工艺技术、人口增长和能动性,由这几种可以将农业起源视为“文化系统自组织”发展的结果。首先对于能量最大化策略其实更是一种人为主动地追求而非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原初丰裕社会的人们如果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是不会产生农业的,比如现在民族志笔下的那些土著人;其次,流动性,狩猎和采集往往要求很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技能的获得使得他们更善于狩猎采集,反过来更稳固了狩猎采集的形态,于此同时保持了一个自适应的人口平衡,并且领域所有权观念的强化如果是在高流动性前提下是不会发生的,没有必要有更多的人停留在固定地点从事后期加工工作,如果单从生存需求来看这样是低效而非高效选择,除非是出于其他社会性原因人们定居下来;再次,石器制作工艺,陈胜前老师认为从石器风格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领域观念但又指出整体石器的发展大致趋势是精细化、有利于提高流动性的,这种流动性高的方式在资源分布均匀的地方,后来的集食者则是在边缘论出现,因此,石器的加工技术也是更有利于更适应了采集狩猎经济;最后,陈胜前老师人口不停的增长,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优渥采集狩猎资源地去生存,那么人口究竟为何会增长?按照高流动性的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采集狩猎社会是不会存在人口过剩的情况,除非有其他社会因素。比如陈胜前老师所列的最后一项:人类的精神成长。
可能最后触发变动机制的不是人口压力、环境压力,仅仅就是人类社会中那些较为上层的群体,他们定居下来;也有可能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愿望,比如对死去亲人的就近固定埋葬;也有可能是出于海登所说社会安全网络,来为未来和互惠做储备。但陈胜前老师认为,它没有解释这种采集狩猎结构为什么会被打破。回到他所认可的宾福德的边缘理论当中是这样描述的:“平衡被打破的采集狩猎者可能分裂,部分人口迁出最佳地带,移居到边缘环境,在食物资源压力的不平衡下导致对动植物的驯化”,那么照宾福德的理论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为什么这种平衡会被打破,他列举为“环境恶化或者人口增长等等”,(P19)私以为真正重要的就是为什么会产生不平衡的原因,在一个如此适宜性良好可自行调节的自系统中。

农业不必然发生?
“假如有足够长的时间,没有农业社会的干扰,那些民族志中的狩猎采集群体会不会有农业起源呢?”
       这是陈胜前老师在书中相对应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提出的一个问题,老师认为时间足够农业起源就会发生、工业革命也有可能在中国产生。对此不敢苟同,目前历史学界对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研究已经演化为不在使用欧洲中心观的理念来看中国,而是认为中国自有一套应对人口与土地矛盾的解决之道,并且产生的商业“资本”与欧洲的性质完全不同,中国统治者很明显找到了合适的解决之道,即便有足够长的时间(起码也是一个合理长度)是不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除非,在一个无限长的时间里,必然会有统治失策达到一个“雪崩效应”的不平衡状态,要是如此极端来看,没有什么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同理,农业起源,已经有无数民族学材料证明,它一定社会环境中是不会自发产生的。也就是说他们“现代化”的动机都是不必然的,甚至是可以被内部扼杀消化的,所呈现出来的必然性只不过是“普遍”存在的外衣下一种假象。
因此,在读完此书,斗胆提出小小的不成熟的质疑就是:农业起源不在于长期适应的潜力和人口环境压力,而在于上层建筑的紊乱或者某些权力、个体因素偶然性的完成了这场过程,用社会学的话讲农业起源也是一个“被建构”的产物,随后,偶然一例模式的成功侵略性地席卷了其他地区,使得绝大多数地区看起来都在使用农业进行食物生产,并且营造出这种生产方式比之前的采集狩猎更为精细和进步,但其实农业起源只是恶性循环的开始。或者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农业起源并不源自于第一层生存需要而出现而是源于第二第三层更多的心理欲望需求而出现。(种下一个大胆的猜测)



——本文转载自豆瓣书评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