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鱼翅与花椒》千万不要在晚上看这本书,否则后果自负

访问量:2012

时间:2018-08-07

《鱼翅与花椒》千万不要在晚上看这本书,否则后果自负

文/罗成

《鱼翅与花椒》/扶霞·邓洛普/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一个英国女孩扶霞·邓洛普的中国寻味之旅,从川菜、湘菜、粤菜、闽菜、宫廷菜、淮扬菜的美食探寻,到她自己深入学习中国厨艺,从调味、刀工、火候、口感到寻找最正宗的清溪花椒,并对饮食造成的环境问题及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思考,真是一部好吃又好看的书,只是友情提示,前往不要在晚上看这本书,因为书里讲述美食时太过诱人,怕你hold不住。

扶霞的中国美食之旅从香港的皮蛋挑战开始:

“这两瓣皮蛋好像在瞪着我,如同闯入噩梦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闪着威胁的光。蛋白不白,是一种脏兮兮、半透明的褐色;蛋黄不黄,是一坨黑色的淤泥,周边一圈绿幽幽的灰色,发了霉似的。整个皮蛋笼罩着一种硫磺色的光晕。”——《鱼翅与花椒》

皮蛋在中国人看来太小case了,当然,这也是扶霞的美食冒险的前奏,她来到成都四川大学,本来是研究少数名族的,后来却成为研究川菜的专家,首先从敢吃开始,她从接地气的锅盔、担担面等小吃过了花椒这关,到挑战脑、兔头和罂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尚不敢吃兔头,只能说佩服。

扶霞对美食的热爱不仅仅像大多数吃货一样停留在吃,而是要研究为什么好吃,怎么做才好吃。于是,扶霞开始了自己的中餐厨艺学习之旅,刚开始喜欢去小吃店、大饭店后厨偷师,后来得朋友带,在菜市场看到各自生猛的现杀各种动物食材,而且中国人物尽其用,几乎不想放过这些动物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用来吃,血腥画面与内杂全吃这可以算是食物冒险的第二关。

为了深入学习美食,扶霞进入了当地的专业厨师学校,开始专业学习。从刀工、调味到火候的掌握,扶霞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

说得这里,我想起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对一件事物是真爱还只感兴趣,扶霞的经历告诉,所谓真爱就是你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挑战难度去学习的事物。

学习中餐,只学习技术是还不够的,扶霞通过自己的经历敏锐的洞察到了饮食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他跑到中国甘肃穷乡村朋友家去过了一个中国年,她发现食物是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感的事物,是人与家乡的联系,也是活人与死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在成都呆几年之后,扶霞开始她的寻味中国之旅,她在非典期间去冒着生命危险去学习湘菜,还吃了果子狸。尝试了粤菜的奢侈。跑到福建去吃各种野生动物,跑到北京发现食物与权力的关系。

扶霞的行为又让我想起“真爱”另外一个标准,就是始终对真爱对象抱持的反思能力,比如中餐的味精问题,中国人暴富之后奢侈浪费和吃珍惜野生动物的行为,以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又在试图拔高,但是恰好表现了我无法传达这本书最大的价值的缺憾,就是无法传递这本书的趣味。

这本书的趣味有两个,一种内容文字的有趣,这得益于扶霞外国人的身份和趣味经历,我多次读的时候突然笑出声来,同时,还得益于译者雨珈老师是一位四川妹纸,四川话的翻译非常地道,熟悉而有趣。

另外一种有趣,就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以前一直困惑,什么是真正的有趣?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有趣就是对事物深深的热爱以及因为热爱做出的常人不理解的行为和散发出来的气质。

老实说,这本书和我今年读的其他三本外国记者的纪实文学《独生》《长乐路》《剩女时代》相比,在深度上是不及的,但是,我被扶霞对美食的热爱和执着所感动,让我们明白,对于一个人来说,有趣比深度重要,热爱才能真的幸福,尤其是个在这个功利的时代,热爱是种稀缺和奢侈。不好意思,有点鸡汤了,但是真心希望某天能煮出一碗美味的鸡汤,才对得起自封的“吃货”称号和快200斤的体重。

——本文转载自豆瓣书评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