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登 录

《倾听梵高》:好想抱抱梵高

访问量:1761

时间:2021-08-25

《倾听梵高》:好想抱抱梵高

文/芙裳

《倾听梵高》/(荷兰)文森特·梵高/中译出版社

      初识梵高,是因为小时候看过一本画家几米模仿梵高的名画《星空》而创作的同名绘本。这本绘本后来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至今已然十年过去了。我依旧清晰地记得有一张电影海报上以梵高的《星空》为背景,男女主坐在同人一样大的纸船上的画面,还有电影中小火车驶进梵高画中的动态情景,给予了我当年幼小的心灵很大的震撼。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根据以油画《星空》为模板的拼图上最亮的那颗星星的一块拼图为线索,最后走向了再次相遇的幸福结局。


      电影的浪漫让我转身投向了梵高画作的浪漫,我时常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天才画家才能画出这样子给人无限遐思的作品,又是怎么样一个人能够看到这片与众不同的星空的存在呢?直到我与《倾听梵高》这套书不期而遇,它为我了解这位画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文森特·威廉·梵高,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我们今日看他的画作自然不曾料想到,当时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的主流审美传统是如何与他的画作格格不入。讽刺的是,他死后,他的画作却被各大博物馆、私人争相收藏,甚至拍卖出了天价。暂且不提他死后的事情,在他生前,因为卖不出画而穷困潦倒,醉心于艺术创作而无人问津,他无异于是失意与孤独的。

      我很庆幸,与父母不和的梵高还有一个弟弟。除了梵高的画作,他的一生给他的至亲弟弟提奥写了652封信。这些信与其说是写给弟弟的信,看着书中编排的写信日期和信中的内容,梵高对自己真实心境的吐露与辗转千回颠沛流离生活的记录,不妨说是梵高的另一种形式的日记也不为过。弟弟提奥无疑是梵高的知己与支柱,艺术创作尤其是颜料,是需要成本的,提奥无条件从经济和精神上支持着梵高,最后梵高连死都是在弟弟的怀抱里。奇怪的是,当他死了,所有人都开始爱他,而这......


     《倾听梵高》这套书根据时间线收录了梵高写给弟弟具有代表性的信件,其中上册收录的是1873——1883年间的信件,是梵高早期生活与艺术生涯道路起点的真实写照,记录了他如何通过自学与天赋开始走上绘画的道路,而这套书下册则收录了1883——1890年间的信件,信中不光写到他如何创作,也写到他的生活、朋友以及他的病等事情。通过梵高自己的诉说,我窥探到了他的生活与苦难,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领略到了他对人生的绝望与对艺术的炽热与炙烈而形成的对比。


      这套书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册名为《梵高说画》的画集,其中根据时间线收录了梵高近七十幅画作,有趣的是旁边的解说词出自梵高本人。由于画作是按照梵高的创作时间排列,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他创作风格的演变。前期是非常明显的灰调子的着色,例如《纺织工》《吃土豆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暗。画集中记忆深刻的是梵高于1887——1888年间在巴黎创作的《唐吉老爹》这幅画,我发现背景是日本浮世绘。受到浮世绘画风的影响,梵高画作的着色开始鲜亮起来。

      他的生活愈发黑暗,他的画作就愈发鲜明。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对生活的不满,他要用璀璨的色彩挑衅这个不公平不包容的世界,他仿佛在呐喊:我,梵高,不会屈服。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成就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有些业绩可以反映在数据上,世界或许因此可以给予相对公平的评判。但很大一部分是不能量化的成就,比如画作、文学作品,一旦评判就必然会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恰恰是这些无法量化的体验带来的喜悦才是无限的。

      梵高画快倒塌的茅草屋,画穷人、农妇以及那些在当时地位低下的人,画田园与秋景,画劳动场面,他认为泥泞的鞋可以和玫瑰有同样的美。他自己穷困潦倒,依旧关心劳苦大众。他自己都难以存活,还有心情看风景。如若和普通人不一样,那就是疯子的话,那这个世界上也有太多疯子了。多数人把少数人关起来,给他们诊断上精神病,戴上异端的帽子。而多数人在少数人眼里难道不是疯子吗?我不知道。


      加缪曾说,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而我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特立独行的人,便是梵高。即便他与自己原本欣赏的画家朋友各种意见不和,他也有自己的坚持。这个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是简单的大多数人走的路,一条是困难的鲜有人走的路。不管是梵高,还是我,都会毅然决然走那条最难的路,不管身后有多少龃龉,路上有多少荆棘,人必须有自己的坚持,即便是孤单,那和艺术的快乐比起来,算是什么东西呢?

     真想把秋天金色的阳光送给颜料用完的梵高,真想抱抱梵高。





版权所有:   2017@眉山市图书馆      /      蜀ICP备09031196号 /      技术支持: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